在打擊販毒這件事上,AI扮演怎樣的角色?
來源:
作者:
毫無疑問,毒品是這個星球的頑疾。
身處21世紀,令我們憂心忡忡的是,如今毒品這個惡癥非但沒有逐漸康復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變本加厲——暗網帶來的新銷售網絡、新型毒品的隱性危害、難以察覺的實驗室毒品,都拷問著全世界對毒品犯罪的固有防線。
Netflix的熱播劇《毒梟》(Narcos)中有一句經典臺詞:毒品就像暴風雨一樣無法阻擋,但從來都不缺少在暴風雨中修籬笆的人。
面對著新的毒品犯罪趨勢,也許人類已經該拿起技術的工具去修建一面新的籬笆了。而人工智能,恰好能提供一些選擇。
今天我們來聊聊已經上陣和時刻準備登場的反毒戰線AI們。當然,應用在反毒品犯罪當中,只是AI打擊犯罪的眾多可能之一。在更廣闊的社會秩序與安全維護上,AI有充分發揮用武之地的可能。
這也是關于AI的一個基本矛盾:在我們擔心AI威脅人類安全的時候,首先要用AI來維護自己的安全。這么說來,人類也是挺矯情的……
攔截社交網絡和暗網的毒品交易
有個問題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在微博實名制之后,微博上各種廣告、網絡乞討、違禁品販賣,尤其是“賣片”的消息,真的變少了嗎?
相信不用任何大數據統計,我們都可以給出答案——沒有!反而越來越多了!
這就是社交網絡上傳播非法信息的“原罪”。問題或許根本不在于是否實名,而在于低廉的刪除代價,以及人工監控的不足、機器監控的簡單粗暴,根本無法跟上違禁信息發布者的變化速度。
反正無非就是關鍵詞屏蔽嘛,那我加點字符,加點火星文,大不了換個關鍵詞不就OK了?人類的聯想能力是非常豐富的,真有這種需求的人一眼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這種情況下,社交網絡成為了眾多違禁品販賣的全新通道。根據對Twitter的大數據統計,目前每天產生的消息中,每600條推文當中就有一條涉及不同程度的違法交易信息——這個數量總和已經相當可怕。
而這也是人工智能可以發揮能量的地方。不久前,圣地亞哥的一個醫療研究團隊發布了一款弱監督狀態下的人工智能系統。利用深度學習模式,這個系統的作用在于分析海量社交網絡信息,從中精準找出關于毒品銷售的線索,留存證據并進行定位。
根據介紹,這個系統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可以學習Twitter上毒販所用的新修飾、新暗語,以及在各種表情、符號、亂碼中夾雜違禁信息的方案。
人工智能系統的最大優勢,是可以把原本人類與機器審查各自的優勢結合到一起,保證高效的同時進行智能識別。另一個突破在于,AI審查可以將傳統網絡追查中,找到線索之后重新定位和整合信息的步驟省略掉。一旦系統找到違法信息,將進行自動定位和策略分析,推理出毒品犯罪可能的供應鏈。比如通過眾多販毒信息在同一地理坐標中發出,推測該地區可能隱藏著毒品生產或集散地;通過對不同賬號、毒品販售信息之間的關聯互動,推斷出毒品販賣網絡的情況。
同樣的技術,還可以運用在隱藏度更高的暗網監控上。由于暗網利用了各種保護措施和變換ID,傳統追查模式很難找到蹤跡。往往只能通過相關人員供述找到線索。
但暗網絕不是無敵的。作為一個平臺,它畢竟需要一套開放給特定用戶的模式,需要一套切換入口的規律和用戶驗證方式。監控社交網絡的AI系統,同樣可以通過對案例和數據的學習,建立找到并切入暗網的一整套機制。從而擊穿暗網保護,挖掘到真實的毒品以及其他非法物品流通信息。
人工智能對信息流的監控,往往是一件毀譽參半的事。但在打擊毒品犯罪這個領域,應該還是值得點個贊的。
目前這類系統大多只能作為實驗品,不能作為真正的破案工具和證據提供機制進入司法系統。當能力被進一步證明之后,利用AI來追查網上犯罪,也許能帶來不少驚喜。
暗角推理:如何發現實驗室毒品
如今毒品犯罪的另一個嚴重隱患,在于實驗室毒品開始層出不窮。
傳統的毒品交易網絡,源頭往往是罌粟種植和毒品加工廠。摧毀源頭,整個交易系統就可以順藤摸瓜。但新興的實驗室制毒卻打破了這個規律。大熱的美劇《絕命毒師》展現了這一過程:化學專家可以利用隱藏在任何地方的實驗室制造出毒品,這給緝毒工作帶來的挑戰非常大。